结束巡视返回京城后,永乐在第一时间看到方宾他们的联名奏本。当得知四位大臣要自己罢废北征之议,永乐先是意外,继而脸色一变,对马云道:“把夏元吉他们叫来!”
一阵功夫过去,夏元吉、方宾、吕震、吴中四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乾清宫御书房。进门时,四人心情都极其忐忑,不过待进入屋内,见永乐虽面色冷漠,但并无震怒之像,大家方才稍稍放轻松了些。
“尔等上此疏,是为何意?”待四人行完礼,永乐手持奏本在半空中扬了扬,沉声发问。
四人的心不约而同地一紧。此事是方宾挑的头,奏本也是由他起拟,此时永乐他问,他便首先答道:“陛下,眼下军心不稳,马匹短缺,贸然北征,臣等恐招致不测!”
方宾一说完,夏元吉也跟着言道:“这些年朝廷屡兴大工,耗费钱粮无算,百姓连年受官府役使,早已疲惫不堪,亟待休整。攘外必先安内,现我大明隐患重重,不宜再兴大兵!还请陛下明察!”
永乐脸上划过一丝犹豫。其实这次他出京巡查,也发现了诸多隐忧。方宾他们奏本里提到的那些麻烦,他也有所察觉。此时四位重臣直言劝谏,永乐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。再见方宾和夏元吉一脸恳切,他亦不免动容,甚至几乎就要心软。但很快,他想到另外一件事,神情立刻又坚毅起来,冷冷一笑道:“既然如此,那当初廷议时尔等怎不加反对?现在北征筹备过半,尔等再来说什么难处,这又是为何?”
永乐问罢,吴中和吕震倒也罢了,夏元吉和方宾却都是脸一红。其实当初廷议时,他们便心有犹疑,只是一来他二人一向都支持开拓国策,二来永乐近来脾气暴躁许多,廷议时的态度又十分坚决,他们都有些畏不敢言;三来则是他们当时也的确预料不足,直到开始着手筹备北征,朝廷的软肋逐渐浮出水面,两位当家的尚书这才发现,困难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。沉默半晌,夏元吉拱手道:“臣等当初未能明察,确有疏忽;但现既已明了,自当补救!”
“补救?”永乐不屑一笑,语带讥讽道,“朕看尔等是怕到时候完不成差事,被朕怪罪,所以才想着让朕罢了北征之意,如此一来,尔等也好逃过一劫!”
“皇上何出此言!”永乐的话让夏元吉感觉受到了侮辱,当即大声道,“吕大人执掌礼部,吴大人为左都御史,他们与北征军事并无直接关系。就算臣与方本兵是为了一己之利,难道他二位也是为了头上这顶乌纱帽么?”
“这……”永乐一时语塞,半晌方不耐烦地大手一挥,道,“行了,此事朕自有决断!尔等不必多言!”
方宾胆小,见永乐语中已带着不悦,他顿时萌生退意。不过夏元吉却不然。刚才永乐的话,让他心里很有些恼火,而且永乐所谓的“自有决断”,明显是在敷衍,夏元吉觉得有必要再争一下,遂仍鼓起勇气道:“敢问陛下,这自有决断,是否是指就此罢兵?”
夏元吉的不依不饶,让永乐很有些意外。他瞪着这位大司空,半晌方沉着脸道:“谁与尔说要罢兵了?鞑子豺狼之性,欲寇我中华,朕身为天子,自当出兵讨伐!”
夏元吉苦口婆心地道:“可现在朝廷难处太多。不说别的,仅这粮饷,便难以筹齐。粮饷短缺,又如何北征?”
“那是尔之事!”眼见夏元吉喋喋不休,永乐终于不耐烦了,当即喝道,“朝廷御虏这样的大事,尔却筹不齐粮饷,既如此,朕要尔这户部尚书有何用?”
永乐这话已经十分严厉了,一旁的方宾几个听着,都惊然变色,夏元吉更是心惊肉跳,但想到如果就这么退下,那劝永乐罢兵一事就彻底泡汤,如此一番心血白费不说,自己接下来还得筹那剩下的一半粮饷——而这是无论如何也筹不齐的!念及于此,夏元吉横下心,道:“臣是筹不齐粮饷,但此并非臣不尽心,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!朝廷连兴大工,户部的家底早就空了!这些陛下不是不知道!臣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,如何找得那么多粮饷来?”
永乐眉头一皱,道:“照尔此言,朝廷是当真没法打这场仗了?”
“确实如此!”
“那尔说,朕该怎么做?坐视鞑子南侵中原?”
你现在所看的《永乐风云4·万代千秋》只有小半章,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:总裁小说网 https://www.zongcaixsw.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永乐风云4·万代千秋在线阅读!